美丽问-专业的医疗美容服务平台
网站首页 > 整形资讯 > 全鼻再造术的适应症有哪些(鼻部整形术的方法)

全鼻再造术的适应症有哪些(鼻部整形术的方法)

2025-05-04 00:08:35 整形资讯 0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全鼻再造术的适应症有哪些(鼻部整形术的方法)

全鼻再造术的适用人群



全鼻再造术适合人群:

1、鼻子感染引起的部分或全部缺陷。

2、各种先天性畸形引起的部分或全部鼻缺损,如严重的鞍状鼻。

3、鼻子因外伤(包括人和动物咬伤)而部分或完全受损。

4、烧伤(包括明火烧伤、水热烧伤和化学烧伤)引起鼻缺损或鼻瘢痕。

5、鼻腔肿块(包括大面积痣、血管瘤等。)需要手术切除或肿块已切除造成鼻部缺损。



全鼻再造术的介绍



全鼻再造术优缺点



伊莱美相对更好更有经验。



全鼻再造术的手术方法



全鼻再造所需要的皮肤组织来源主要是皮瓣或管状皮瓣移植,常用的有前额皮瓣、上臂皮管、肩胸皮管和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游离前臂皮瓣等。额瓣以前最好。由于皮肤和软组织扩张的发展,前额皮肤被预扩张,然后整个鼻子被重建。不仅鼻尖和鼻翼不易出现供血障碍,而且前额供区的创面不用植皮也能轻松直接缝合,避免了植皮后的色素沉着和凹陷疤痕。因此,目前扩大额瓣法已成为全鼻再造术的首选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额瓣法。

(6、传统前额皮瓣法修复的前额皮瓣薄、密、韧,血运丰富,色泽和功能恢复理想,形态稳定,后期挛缩小,皮瓣转移时无需肢体固定,多数情况下可保持鼻部挺直。操作次数也少了。其缺点是前额植皮区色素沉着。

7、皮瓣的设计额部皮瓣的血供可依靠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或颞浅动脉作为主干,以保证良好的血供。形成前额皮瓣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必须根据患者的鼻部缺损、前额宽度和发际线高度选择最合适的皮瓣设计。

8、鼻子整形固定:根据患者脸型或原始照片设计再造鼻子的长度和大小。用水泥做一个鼻子形状,然后测量它的长度以及鼻翼和鼻小柱的大小。根据患者具体的面部形态,确定鼻翼和鼻小柱的位置,并用不可磨灭的颜料或墨水标记其位置。鼻翼的高、低两侧必须对称,与鼻小柱在同一水平线上。

9、操作步骤(以额正中皮瓣为例)

10、形成额瓣:在前额设计一个三叶形皮瓣。术前将设计好的皮瓣用橡胶片或布片做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布样”进行消毒,在患者额头上用l%亚甲蓝画出待手术皮瓣的图形。反复与“对比,确认合适后,按照设计线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至额肌,剥离至眉瓣蒂处时要非常小心,以免伤及供血动静脉。皮瓣完全剥离后,我们可以尝试扭转皮瓣,检查皮瓣是否有足够的长度。前额皮瓣一期全鼻再造术由于血供丰富,可耐受一定程度的扭转。张等人提出的一种方法是将皮瓣剥离至眉间,在此处做一个横向切口,注意只切开皮肤而不伤及皮下组织,以防止供应皮瓣的血管受损。该切口与鼻缺损创口边缘之间的皮肤被急剧剥离,形成隧道。前额皮瓣通过隧道转移到鼻部缺损区,重建整个鼻部。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一条又宽又松的隧道。为了防止皮瓣有张力,可以将蒂一侧的切口斜伸至鼻部的切口,使皮瓣蒂的扭转不受阻碍。或者在蒂部做两个横向皮肤切口,游离皮下隧道,在两眉毛之间旋转皮瓣蒂部,通过隧道下的皮瓣到达鼻部(图31-

11、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防止血管受损,尤其是浅反流静脉。如果形成了隧道,它应该是宽的,以防止皮瓣的蒂被挤压。

12、内衬:在断鼻上部设计一个皮瓣(1-

13、向下翻折形成鼻内衬,在鼻翼两侧做一个切口,直到鼻翼固定点,将切口向两侧轻微剥离。然后在上唇再造的中柱处设计一个U型瓣。皮瓣宽度约3 ~ 5

14、下缘与鼻翼固定点水平一致。

15、额部皮瓣转移缝合:将额部皮瓣转移至鼻部,注意蒂部无张力。在皮瓣被切开后



如果鼻中隔仍然完整,可以切开内衬瓣,将鼻背残留的皮肤折叠到鼻孔内缝合固定在鼻中隔上,使两侧鼻孔完全分离。如果全鼻为穿透性缺损,无法重建鼻中隔,可考虑修复内衬后用自体软骨支架重建鼻的支持组织,最后用额部皮瓣修复。缝合皮瓣远端和内衬时,应注意不要在鼻孔留下裸露的伤口。尝试隆鼻时,一定要将皮瓣推到鼻尖,使鼻翼和鼻下端有更好的形状,防止“对着鼻子”。缝合鼻翼两侧伤口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时,要注意两侧张力相等,以免将来一侧被向上拉,造成鼻翼高于另一侧。

16、鼻填塞和外整形完成后,需要进行鼻填塞和外整形,以保证再造鼻的良好愈合。一般两个鼻孔填充碘仿纱布或凡士林纱布。两边要相等,压力不要太高,这样翻下来的皮瓣可以形成一个衬里,前额皮瓣可以很好地附着,消除死腔。只有在不需要修复鼻再造术的内衬时,才能使用橡胶管作为内支撑。橡胶管可以保持鼻腔通畅,术后患者更加舒适。三个纱布卷分别放在鼻子两侧加压固定。最里面的纱布卷要短一些。如果放在鼻翼上方不压鼻翼,可以更好的塑造鼻翼。鼻子用牙印模胶固定。前额可以用中厚皮片覆盖并包裹。

17、术后应在术后10天左右拆线,鼻孔的填塞可用橡胶管代替支撑鼻孔,也可用塑料管代替。

18、第二次手术可在第一次手术后3~4周进行。切掉椎弓根。如果在鼻子上部做斜切口,要注意保留原有皮肤进行修复。皮瓣蒂展平后,保留其脂肪组织,置于桥皮下,重建的鼻根不会明显凹陷。如果皮下血管蒂通过隧道转移,则无需进行第二次手术。前额皮肤供区在短时间内呈凹陷状,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变得饱满,颜色可随时间改善。鼻子有许多形状。

能达到满意程度。

全鼻再造术的适应症有哪些(鼻部整形术的方法)

19、 埋置扩张器在前额发际上方3~5cm处做一长约5~6cm的弧形切口,深达帽状腱膜或额肌下,进行钝性剥离,直达眉间骨膜浅层。一般宜埋置170ml容量的长方形扩张囊,检查无出血点后,放置负压引流2~

20、缝线于术后7~8d拆除。按常规注水法每5~7d通过阀门注水一次,每次为扩张器容量的10%~15%。根据现有经验,一般注水量宜达200ml以上,时间宜在2个月以上。若患者不着急,扩至所需容量后维持一段时间比较好,若能保持半年左右,此扩张后的额部皮瓣则较少收缩。对一侧额部已有瘢痕,需要扩张另一侧额部者,应作特殊情况处理。对其扩张囊埋置、充盈、皮瓣设计及鼻成形等全过程手术应格外小心。鼻部缺损区的条件准备,应在埋置扩张囊的—期手术中进行。如上唇缺损或瘢痕性外翻等应先修复,为鼻再造时提供附着的定位基点。外伤后鼻前庭狭窄、鼻翼缺损、鼻道开口瘢痕挛缩等,均可在埋置扩张囊一期手术中,同时行鼻孔开大术等。

21、 取出扩张囊,转移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全鼻再造。在皮瓣设计时可于术前预先做扩张囊区透光试验,观察血管走行与交通支情况,画出主干血管的走行情况,设计三叶皮瓣及血管蒂的位置。因额部血管间有较广泛的吻合支,只要主干血管能包括在皮瓣内且未被损伤,一般不会出现血供障碍的。三叶皮瓣的设计同额部皮瓣法。扩张后皮瓣在转移前是否将纤维包膜去除,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鼻翼及鼻小柱折入的部分,可去除其囊壁甚至可以修薄。

22、注意事项

23、扩张后皮瓣的设计,应参考透光试验观察到的血管走行情况,这是一种简便易行且比较可靠的方法。

24、皮下血管蒂可选择一侧眶上血管,一侧滑车血管,也可选择鼻背血管为供养血管。术中在形成岛状皮瓣时,注意勿损伤回流静脉。

25、剥离皮瓣蒂部,须紧贴骨膜表面钝性分离,至少要保留一侧供养血管勿受损伤。

26、妥善处理好衬里。一方面要考虑到尽可能地利用残存的鼻背或用鼻唇沟处皮肤和瘢痕,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利用的上述组织翻转为衬里后不发生血运障碍。

27、转移后皮瓣要相当松弛,即可以在塑型时稍向下推,这样鼻尖、鼻翼的外形都比较满意,并防止形成“朝天鼻”。

28、鼻腔内填塞不宜太紧,以防术后组织肿胀造成鼻小柱及鼻翼基部缝合边缘血运障碍或愈合不良。 全鼻缺损、鼻下端缺损等,额部皮肤已被破坏不能用于鼻再造,或患者不愿意用额部皮肤作为修复材料者,也可采用邻近的组织设计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如、胸三角皮瓣、前臂皮瓣、肩胸皮管等。这些部位取材较丰富,但皮肤质地较柔软,塑型不如额部皮瓣,色泽也较差。耳后皮瓣为宋儒耀、陈中基等近年研究发现,耳后乳突区皮瓣除有耳后动脉与颞浅动脉吻合支分布外,颞浅动脉顶支还有耳后支呈垂柳状直接分布至该区,此分支就在耳轮脚下面。根据这一发现,应用耳后皮瓣修复全鼻缺损获得成功,为全鼻再造术提供了新的方法。经典印度鼻再造法,现今仍不失为一良好的方法,因为尚需将手臂与头部固定2~4周,疗程较长为其缺点。

皮管为例介绍如下:

(29、第l期手术(皮管成形术) 依鼻形大小在上臂内侧设计一有足够长度的皮管,为10~12cm×7~

30、皮管的宽度应较再造鼻所需的宽度略大。皮管的蒂部,以位于上臂中l/

31、在前臂屈向头部时蒂部距鼻尖部最近,以方便转移。下端距肘横纹约为2~

32、皮管形成后其下部的创面须植以中厚皮片在皮管形成后2~3最好行一次延迟手术,即将皮管的近端作弧形切开,按鼻根与鼻梁中上段需要作皮瓣,然后缝回原处。

(33、皮管转移术) 皮管延迟术后2~3按延迟术切口在瘢痕内缘切开,将皮瓣自上臂上段完全分离,依靠皮管的远侧蒂营养。并将其剖开修成斜面。在鼻背部切开皮肤或翻转鼻背皮肤,向下形成皮瓣,以便皮管转移至鼻背部。将患者前臂移向头顶,皮管的断端即可转移到鼻部。先将皮瓣的皮下脂肪用褥式缝合牵入鼻根部皮下,使连接部分丰满而无下陷痕迹。再缝合皮肤,使皮管完全与鼻部创面相吻合,但须将皮下组织与皮肤分层缝合,用凡士林纱布与干纱布覆盖创面。前臂与手部胶布固定于头部,再加石膏绷带固定。

(34、皮管断蒂术) 皮管转移手术后2~3经血循环阻断检验,环良好即可行第3首先切断皮管连接上臂的一端。将原来鼻背已翻转的皮瓣再切开剥离翻转下来作衬里。空出鼻翼与小柱的位置。鼻两侧切口从皮瓣连接处延向鼻翼定点处,并在上唇小柱部位做“U”形切开。中隔残余,也可剖开。下翻的衬里皮瓣自中间切开分别与中隔粘膜缝合固定,以分开两鼻孔。下翻的衬里皮瓣也与鼻两侧切口的内外侧缘缝合,以闭合鼻内创面。将皮管自原来缝线处剖开,切除大部脂肪层,使皮瓣完全摊开,仅留一薄层脂肪组织,将远端折叠成鼻形,测定其大小与外形后将皮瓣中柱与鼻翼部分三点固定于设计的位置,将皮瓣下端折叠缝合于鼻衬里各相应的部位,缝合后再将鼻下端塑型,使皮瓣下移以塑造鼻尖与鼻翼。鼻小柱部分为皮瓣尖对折而成。最后分层缝合鼻两侧的伤口。缝合完毕后的塑型固定同上。术后10d左右拆除缝线,更换鼻孔的填塞物为橡皮管,以利通气与支撑。

(35、使鼻根部皮管能获得更好的血运也可不立即进行鼻再造术,而将皮管挂于鼻部垂于鼻根,这样可促使其血液供应丰富,真皮下血管管径增大,待第4,皮瓣可经受较多的折叠而不致损伤其血运或发生坏死。

(36、全鼻再造后支撑组织的植入问题在鼻缺损患者的鼻骨质部分尚完好的情况下,不需任何支撑组织,亦可保持其外形,尤其是用额部皮瓣再造的鼻不须支撑。在有骨质缺损时,可考虑用软骨、骨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用硅胶)作为支架植入。这种支撑物应在术后3~4个月再行植入。其手术方法与鞍鼻的整形术同。但也可考虑在鼻再造的同时将骨或软骨植入。 (手术适应证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鼻大部及全部缺损,在额部无供区可利用或患者不愿用烦琐的远位皮瓣方法行鼻再造者,可选用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以前臂皮瓣为例操作步骤为:1.皮瓣设计:先在前臂绘出桡动脉、头静脉走行,以桡动脉为中轴线,在前臂的远端横行绘出按患者所需的三叶皮瓣。2.皮瓣的切取:自肌膜表面将皮瓣掀起,在皮瓣剥离过程中需包括桡动脉及头静脉,严防动脉主干与皮瓣脱离。仔细妥善止血,在切断血管蒂前应仔细检查有无血管干损伤及皮瓣血运是否良好。3.制作衬里及支撑组织等操作同额部皮瓣法修复。4.吻合血管:将血管蒂通过皮下隧道至下颌缘,与面动、静脉和颈外静脉吻合5.最后固定及塑形再造鼻。(手术要点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前臂三叶皮瓣全鼻再造术,其成功的关键是正确的解剖剥离皮瓣和血管吻合的质量。若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血供充分,回流良好,皮瓣成活一般没有问题。皮瓣剥离时要仔细止血,在血管吻合成功后一般还应该再次检查皮瓣有无活动性出血点。(优、缺点用该方法全鼻再造,受术者额部无瘢痕,不影响面容,也不受额部条件限制,又可一次完成手术,色泽、厚度尚可。此方法缺点是不如额部皮瓣坚韧挺拔,鼻形不佳,且有一定的失败率,故不应作为常规手术选择。


鼻综合的适应症?

鼻综合整形术的相关适应有:反复整形失败,而且必须再整形并用填充材料时,只能用自体肋软骨组织。对鼻部整形要求高,不想出现手术后期异常情况,且非常排斥人工材料的爱美者,可进行自体软骨隆鼻术。严重扁平鼻畸形、鼻孔外露畸形(、全鼻再造手术,需要支架材料时,必须用自体肋软骨,因为用大块人工材料填充容易出现并发症。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最新更新 最新更新

头条阅读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美丽问
美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