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比较关心7种点痣药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7种点痣药水的制作方法与步骤)、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7种点痣药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7种点痣药水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黑痣者黑子也,是风邪变生。色黑而大曰靥(靥读"夜", 面颊上微涡)或指较大的黑痣,故称黑靥子、黑痣靥子。又有面黡(黡读"掩",亦指黑痣)疣痣,即指黑痣生于面部,形如霉点,小者如黍,大者如豆,比皮肤高起一线。有自幼生者,亦有中年生者,皆由孙络之血,滞于卫分,阳气來结而成。
用药以外治为主
一、除痣膏(点药)
炉内灰45克,风化石灰30克,巴豆末,蟾酥各6克,白丁香末2克,炒石灰末3克。
上药将炉灰、风化石灰炒红,以竹箕盛贮,用滚幵水3碗,慢慢淋自然汁一碗,锅盛慢火熬如稀糊,先下巴豆末,次下蟾酥、丁香、石灰末,搅匀再熬,如干面糊状,取起候冷,瓷罐盛贮,勿令泄气,每用时以消毒镊子或刀柄,挑少许放于干净器皿里,加适量注射用水,调匀如泥,将患处用消毒针头挑破,以药点之。治面上黑痣效果确切,小痣一次治愈,大痣2次即瘥。
二、去痣药饼(点药)
糯米百粒,石灰拇指大,巴豆3粒。
将巴豆去壳,同上药共研末,入瓷瓶内(即贮藏)3日,以消毐竹签挑米粒大小点痣上。治面及体表黑痣,点药5—7 天,自然蚀落。
三、去黑靥子(即大黑痣)方
糯米百粒,石灰50克。
上药先将石灰用水调一盏,如稀糊状,再将糯米直置灰中,半截在灰内,半截在灰外,经一宿后,则其米变如水晶状,研末,先以消毐针微拨靥子,置少许米末于患处,经半曰后去其药。3日内患处不得浸水。据《集玄方》 载,治疗较大的黑痣,疗效乃佳。一般用药3—5天后可愈。
四、水晶膏(点药)
石灰末15克,糯米50粒,浓碱水半茶盅。
上药将石灰以水化开,沉淀后,取灰,再以碱水浸石灰,碱水高灰二指为度,撒糯米于灰上,若碱水渗下,陆续添之。泡一日一夜,冬天两日一夜,将米取出,捣烂成膏,挑少许,点于痣上,不可太过,恐伤肌肤。治面上黑痣可效。
五、贝叶膏(贴药)
麻油500毫升,血余鸡子大,白蜡60克。
将血余以文火炸化去渣,下火入白蜡溶化,侯温用棉纸剪块3张,张张于油蜡内蘸之,贴于瓷器帮上,用时揭单张贴患处,换只9次,功能定痛去腐生肌。本方去痣其效甚速。切勿忽之。用于点药后痣落瘢痕尤良。
六、藜芦膏(点药)
藜芦灰150克。
将藜芦灰以水一大碗淋汁,置铜器内,重汤煮成黑裔。用时先以消毐针头微刺破患处,取药点之。据《圣惠方》 载,木方治身面黑痣,3次见效,
七、石桑膏(点药)
石灰、桑条灰各25克。
上药之桑条于寒食节前取之,烧灰淋汁,入石灰熬膏,以自身唾液(石灰水亦可)调勻,点痣自降。
更多关于7种点痣药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7种点痣药水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的请关注本站。